信息詳情
當前位置: 首頁 > 化工設備腐蝕原因及規律
化工設備腐蝕原因及規律
化工生產過程中存在并產生許多腐蝕性的介質,如酸、堿、鹽、水、氧等,這是產生腐蝕的主要原因。
介質的種類、化學成分、濃度、pH值、雜質、水分和含氧量都是造成腐蝕的外在原因。介質流動速度愈快,愈易腐蝕,因為介質在流動過程中會沖刷保護膜,產生旋渦、湍流、空泡,引起嚴重的沖擊磨損和空泡腐蝕。
選材不當,如果設備表面接觸腐蝕介質,而設備本身又不耐腐蝕,會產生表面腐蝕,表面越粗糙,越易腐蝕,其現象是泄漏、早期磨損、破壞、發聲等。
表面均勻腐蝕有成膜和無膜兩種形態,無膜的腐蝕很危險,腐蝕過程以一定的速度進行,這主要是選材錯誤造成的。成膜的腐蝕,其鈍化膜通常具有保護作用的特性,但有些設備所用的材料,如不銹鋼、鈷、鉻合金等其表面的鈍化膜在端面摩擦中容易被破壞,在缺氧條件下新膜很難生成,使電偶腐蝕加劇。
缺乏防腐措施或施工質量低劣等,都為腐蝕破壞提供了環境。環境不同,選材不同。在設備的生產過程中往往不能做到兼顧選材和環境腐蝕的一致性,溫度、濃度、壓力不同,選材不同、腐蝕情況各異,而且施工過程中把關不嚴、施工質量低劣,腐蝕問題不可避免。
操作中的超溫、超壓,設備管理不完善,思想不重視,也是產生腐蝕破壞的原因之一。
通常情況下,介質的溫度越高,壓力越高,腐蝕越快,因為腐蝕是一種化學反應,每升溫10℃,腐蝕速度增加1~3倍。溫度升高,擴散速度增大,同時電解液電阻下蝕降,所以使腐蝕電池的反應加快。如果設備端面摩擦劇烈,比壓過大,表面光潔度低或者冷卻不夠以及表面潤滑不好則設備在運行過程中產生的摩擦熱會加速腐蝕的進行